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到葡萄酒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下面三十年发展过程中间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今后的发展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错误。
第一个,就是要走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发展道路。我们的发展到底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也是在国外学习过的,行业内很多人都是在国外学习然后回国工作的,我觉得,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葡萄酒既要遵循国际上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有自己的创新。我们不能墨守一些传统国家的东西,在这方面,我可能和很多专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国家的气候,不是地中海型气候,我们也没有一个波尔多,我们国家人的饮食习惯和国外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国外也不一样,我们国家人的消化系统,消化液的分泌,PH值和和欧美人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市场,生产的酒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必须让中国人爱喝,这点很重要。但是现在我们盲目去模仿国外的酒,很少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现在更应该研究,我们现在这个文化,我们现在的经济,我们现在的饮食习惯,到底适合哪种酒?面对十三亿人这个大市场,我们到底生产什么酒,是不是全国都要去生产干酒?
我在法国上学,法国比咱们国家小的多,但是法国酒种的区域化,从南至北,一个地方一个酒,他有生产干酒的,也有生产香槟的,还有生产白兰地的。比咱们国家系统的多,咱们国家是全国都生产干红,现在全国又都是酒庄酒、冰酒,甚至深圳都出产冰酒,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新世界的葡萄酒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葡萄酒新世界这三十年发展也很快,甚至说,他们在国际葡萄酒市场上已经能与传统葡萄酒生产国相抗衡。我们也应该属于葡萄酒新世界,所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研发适合中国人喝的葡萄酒,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国家应该学习的。
现在全世界的葡萄酒生产国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潜在市场。我统计了一下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葡萄酒的进口数,我们国家在1994年以前,很少进口酒,海关都没有统计。海关有统计数字是1994年,1994年,我们进口酒是165吨。当时平均每升的价格是3.58美元,到2007年,我拿到的数字是12.8万吨,平均每升的价格是0.57美元,有些酒比这个还要便宜。这只是通过海关进的酒,现在边贸上进的酒更是不得了,尤其咱们和东南亚国家零关税,每年更是有相当数量的酒进来。所以,上面说,我们2007年,葡萄酒产量是66万吨,其实我们进口了多少酒,把这些一减,还剩多少酒?这个问题值得考虑。我现在主张,国家要对进口酒实行反倾销政策,不能让大量的酒进来,这个对我们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我们毕竟是葡萄酒新兴国家,没有能力和这些老的国家相抗衡,我们必须保护我们幼嫩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国外葡萄酒比国内的便宜,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这样大量进口酒,我们的酒还搞不搞了?在这方面,我们学学日本,日本人宁可花高价钱买本国葡萄酒酒,也不会去大量进口酒。日本的清酒并不好喝,但是他们提起清酒啊,真是是眉飞色舞,喜欢的不得了。当然我们也不能闭关锁国,一点不引进,应该引进,但是我们应该有这个意识,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葡萄酒生产国都瞄准了中国市场,我们当然更要牢牢的把握住国内市场。
第二、让我们的葡萄酒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谈及我们的葡萄酒产业,往往要么说伟大的不得了,要么又说差的不得了,往往要走两个极端,这都不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我们和国际的距离大大缩小,但是我们现在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冷静的看到我们的不足,而且要采取措施。
中国的葡萄酒和国际上的差距,最大的问题是原料的质量。我们现在的酿酒葡萄的质量和国外比有很大的差距,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你不能去责怪谁,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个差距。假如不注意这个问题我们的葡萄酒原料一直是这样的,那国外击垮我们的葡萄酒是轻而易举,我们现在的酒葡萄的情况是怎么样呢,我总结了三点:
1、基地不稳定。我们的有自己稳定的高质量的基地的酒厂寥寥无几,现在的酒厂动不动是多少万吨,多少万吨,你有多少基地?有多少能自己掌握的基地?每年抢原料,去年,我在河北看到,山东一个抢原料到什么程度,别人收完剩下那些他还要收,这样的能做葡萄酒吗,这样怎么行?现在中国到底有多少葡萄酒基地,这个数字谁也没有,真正你能掌握,你能决定他的质量,能决定它的采收期,能决定它的管理的基地能有多少?我估计哪个酒厂也不敢说有多少。现在全国都在搞酒庄,什么叫酒庄?酒庄就是在自己的那块地方,种什么品种,就用什么酿造。我们现在什么叫酒庄,挂块牌子就叫酒庄。当然我们也有些好的酒庄,这点也要看到。
2、品种区域化和酒种区域化亟待解决。全国都搞干红肯定是错的,但是什么地方适合搞什么酒,适合用什么品种酿酒,这个品种应该怎么管理才能生产出好酒,现在哪个酒厂心里有底?咱们现在收葡萄的时候考虑的就是糖量,葡萄酒的形成不光是糖,芳香物质怎么办?特殊的风味往往是芳香物质形成的,光考虑糖,你用甘蔗做酒不就行了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3、在原料上,应该一个酒厂一个特色。你的特色是什么,这个很重要。葡萄酒是一种区域性、地域性最强的农产品,地域不一样,他就不一样。我们现在的特色是什么?我曾经陪同过一个法国葡萄酒协会的同行,他说,他喝过中国很多款赤霞珠,但是没有一款赤霞珠表现的非常出色。我说你说的太绝对了,有些酒你没喝过,我们赤霞珠有些地方确实很好,但是我们普遍不是很好。所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搞原料的这些人好好思考的。假如不抓好葡萄原料,我们的葡萄酒质量无从谈起。希望酒厂的同行,高度重视葡萄酒的原料,为我们国家葡萄酒的新的飞跃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三、葡萄酒行业要团结起来 在新的三十年里,我们要加强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式下,要把中国葡萄酒业带入一片新天地,团结很重要。团结,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1、葡萄生产和葡萄酒生产的团结。我们现在的酒厂,大部分的注意力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酒厂的设备更新,工艺更新,另一个是销售网络的建立。每年花在销售网络建设上的费用不知道有多少,相比之下,给葡萄基地、葡萄科研的支持有多少?曾经看到国内一家大型酒厂的基地,我都很着急,主动给他们打电话,说办个学习班,跟农民说一下,把基地搞好,即使这样送上门来服务,他们都不要,这样怎么能把基地搞好?没有好质量的原料,怎么能把葡萄酒质量搞好?很多老总也说重视基地,原料重要,但是真正给原料基地投入了多少力量?这一点蓬莱做的就比较好,每次去蓬莱,他们都要搞座谈,到现场,就让我给他们挑毛病,就是为了把葡萄搞好。所以葡萄酒的生产一定要加强和葡萄生产的团结。
2、葡萄酒生产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团结。现在我们农民增收和工厂降低成本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非常尖锐。现在让农民种葡萄想的是农民增收,酒厂想的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增收是农民最重要的任务,农民要增收,他就是那点土地,他怎么样增收啊?只有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但是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又遇到我们工厂的阻力。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蓬莱原来实行的农民入股,其实就是个很好的经验。这个在全国都是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解决的并不好。农民想的和酒厂想的不一样。我们的酒要想做的好,没有基地是不可能的。怎么样把农民增收和酒的质量提高结合起来,应该好好考虑考虑。
3、就是葡萄酒厂内部的团结。全国的酒厂应该是一个整体,都是中国葡萄酒的骨干,但是现在我们的葡萄酒行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弄的很不好。这几年的“垃圾酒事件”、“劲酒风波”,一直到最近的“解百纳”,闹得沸沸扬扬,你们在那闹得很厉害,打得很激烈,我们这些老专家心里都很痛苦,我觉得这样闹充分暴露了中国葡萄酒行业内部的不团结,看看双方的论据,都很有道理,但是你们有没有想到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你想到没想到国外会怎么看你?我们和几个外国朋友交流,他们说,这简直不可设想。现在这么闹下去,我认为对谁都没有好处,现在闹解百纳,下一步又是什么?这里我不批评任何人,只是想说,我们要团结。怎么样来处理酒厂和酒厂之间的矛盾?这个我认为要以国家为重,以我们民族葡萄酒业为重。很多杂志找我约稿,要我发表意见,我感到无言可说,闹到这份上,双方对簿公堂,我只是觉得心里很痛。所以,在这里,我呼吁,这里,我们要加强真正的团结,全国的葡萄科技工作者、生产者,全国的葡萄酒生产者、全国的葡萄酒厂,大家团结起来,为了我们今后的三十年,为了我们的葡萄酒产业能够在世界上发出更大的光和热,我们大家要团结奋斗,相信我们接下来的三十年将更加辉煌。
版权所有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