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葡萄酒工业获得了新生。根据建国后葡萄酒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三十年间葡萄酒发展缓慢。从刚建国时全国的6个葡萄酒厂、年生产葡萄酒85吨,发展到全国有葡萄酒厂40个、年产葡萄酒近3万吨。其中,低含汁量的葡萄酒占主导地位。大多数葡萄酒厂位于黄河故道的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这是1958年国务院组织5个部委为改变黄河故道的贫困面貌而做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具体情况见表1-1和图1-2:
表1-1 1949年至1979年中国葡萄酒产量表 |
第二阶段:1980-1994年。这一阶段是半汁葡萄酒发展的“黄金时期”。1980年许多葡萄酒企业,例如长城、王朝等纷纷上马,使得该年的葡萄酒总产量达到7.8万吨,较1979年增长一倍多。到1985年总产量达到23.3万吨,1988年达到30.85的历史最高记录(年产量情况见表1-3、图1-4)。但由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葡萄酒相关法制、国家标准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匆忙上马的集体、乡镇小型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差,致使产品质量低劣,同时缺乏国家宏观的质量监督控制,导致低档次的半汁葡萄酒盛行,甚至出现用香精、糖精、酒精、合成色素和水勾兑的“三精一水”劣质酒,也有一部分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从事假冒名牌产品的行当,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直接危害了人体健康,损害了葡萄酒在消费者心中的健康形象,也影响了我国葡萄酒在国际上的声誉。而那些好的生产企业由于成本高、价格贵而造成产品积压,使得许多企业纷纷停产倒闭,葡萄种植面积也大量骤减。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这是中国葡萄酒健康、成熟、高速、规范化发展的时期。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GB/T15037—1994《葡萄酒》标准,轻工业部颁布了QB/T1980—1994《半汁葡萄酒》行业标准和QB/T1982—1994《山葡萄酒》行业标准,并同时废止了原汁含量在50%以下的葡萄酒生产,加速促进整个市场以甜型酒、半汁酒为主转向以全汁、干型酒为主的局面,使得1996年初国内市场“干红热”、“干白热”的爆发水到渠成。许多具备条件的企业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种植优良的酿造葡萄品种,发展自己的葡萄酒基地,生产具有自己特色的葡萄酒,并申报建立了一批原产地域产品。从1995年起,国家局每年下达葡萄酒监督抽查任务,我们国家葡萄酒中心针对每年市场变化,对葡萄酒产品的重要指标(包括干浸出物、总糖、酒精度、感官、食品添加剂等)进行检验,并通过国家局对外公开公布抽查结果。通过监督抽查和媒体舆论宣传以及后处理措施的落实,突出治理整顿了鱼龙混杂的山葡萄酒行业,使我国葡萄酒生产不断规范,产品质量逐年提高,整个葡萄酒行业迈上了健康、规范化发展之路。年产量情况见表1-3、图1-4:
从1980至今产量统计表1-4来看,90年代,我国葡萄酒产量波动起伏较大,并且有的年份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但行业人士按照全汁含量折算后分析认为从1988年后产量的下降并不是真正的下降,因为1989到1994年是葡萄酒行业逐渐减少半汁酒、增加全汁酒生产的过渡过程,因此看是产量下降,但以含汁量来计产量实则提高。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应该是一直持续增长的,只不过有的年份增长速度快,有的年份增长速度慢。而且,葡萄酒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含汁量大大提高,低档葡萄酒数量所占比例逐步下降。出现上表统计与真实情况失准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存在企业虚报、瞒报的情况;二是1994年新颁布实施的相关葡萄酒标准取消了含葡萄汁50%以下“三精一水”的生产,造成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使统计结果与真实产量不符。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