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请[登录]  新用户请[免费注册]

关注老宓讲酒

查看购物车 现金兑换券 选购攻略 所有分类 用户申诉

团购热线

热门搜索: 葡萄酒 红酒
所有文章 > 美容与健康(Wine Life) > 热点趣闻(News!) > 葡萄酒报道(Wine Post) > 豫酒仅仅是在复苏,而不是复兴(1)
豫酒仅仅是在复苏,而不是复兴(1)

  岁末,年初,很多事都想回忆回忆,对于河南酒也不例外。哪怕是历史的还是现在的,值得回忆。

  回忆辉煌,自我鞭策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天下美酒多,宝丰酒好喝!”“赊店老酒,天长地久!”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经响彻白酒行业,也拥有了好大一批饮酒爱好者,豫酒也迎来了其最辉煌的时代。

  1998年,河南酒类中仅白酒产量达42.42万吨,全国排名第四,上缴利税5亿多元,形成了全国著名的“豫酒板块”。

  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和豫酒产大于销、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其的限制,加之川酒、鄂酒、皖酒等外省白酒的长驱直入,某些原本具有优势的豫酒企业因市场机制僵化、反应速度慢、适应能力不强纷纷出现市场萎缩的现象。

  河南酒业的那几个冬天,有点冷

  2001~2002年 破产、收购、改制成市场风气,产量和销量一路下滑。

  2001年6月,赊店老酒成为河南省白酒改制的“第一个吃螃蟹者”;随后,张弓集团开始从内部转换机制,2003年成立新的张弓酒业公司,实现了从国有国营到民有民营的彻底转变;2001年,河南宝丰酒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酒生产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002年11月,宝丰酒业有限公司组建成立后,广东健力宝集团向该公司投入1800万元,启动了原酒生产;2002年9月,河南辅仁集团以承担债务、注入资金、收购股权的方式接手宋河酒业。体制改革一时成了豫酒摆脱困境的“救命稻草”。

  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2005年 重新焕发生机 产量接近28万万吨,成为全国第三。

  2006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产量近33万吨,仍然保持全国第三的位置,河南白酒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资本的运作和机制的改革为困境中的豫酒注入了新的元素,近几年,众多豫酒企业均在积极调整人员、机制和经营的模式以谋求重新缔造辉煌。河南酒的产量、利润、资金利税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宋河、张弓、仰韶、四五、皇沟等品牌形势好转。

  市场就是检验成败的唯一标准,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在的豫酒军团正在逐步恢复元气。宋河、赊店老酒、宝丰、杜康、仰韶等众多老名酒恢复情况良好,目前河南省销售过亿的企业已有10余家。

  河南省是全国酒类生产和消费大省,白酒制造业是河南省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豫酒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在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宋河”、“张弓”、“宝丰”、“杜康”、“赊店”等一大批名优产品。

  “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白酒的市场容量达100亿,约占全国的1/10,长期以来河南酒的质量和口感已经为消费者所接受。”

  豫酒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消费者也能感觉的到的,要想恢复以往的辉煌,就要不断稳定白酒的质量。他认为,只有好的产品质量才会有市场、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豫酒复兴,要从稳定提高豫酒质量,加强原酒生产管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走以品质树品牌、以质量取市场的路子。

  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思考!

  豫酒在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其内在的隐患却无处不在,整体竞争力非常弱小。这首先表现为酿酒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小酒厂数量多、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据了解,全省白酒厂(作坊)达到上千家,卫生、环保条件差。

  业内人士透露,河南省经营酒类产品基本不受任何限制,一些经营者违章经营,不问酒品来源,唯利是图的情况特别严重。据调查,郑州市仅航海路、黄河路两个副食品批发市场就有酒类批发商1000多家,购货渠道相当混乱。生产、流通环节的“失控”直接导致小厂家、小商贩偷税漏税现象严重,白酒企业重复计征消费税,竞争环境愈发不公平,“企业之间优不胜劣不汰”。

  内部“残杀”,外敌“入侵”更是导致外省的杂牌劣质酒冲击河南市场。河南省酒业协会秘书长蒋辉在仪式上说:“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外省的酒类产品,采取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手段,大肆冲击和抢占河南市场,对我省企业和产品冲击很大。

  酒业市场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过去曾经多次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据了解,原省经贸委、贸易厅、轻工业厅等多次起草立法法案,河南省的一些人大代表也多次呼吁、提交议案,但一直“没有获得足够重视”。

  河南酒业好像春天来了,但是河南酒业大部分亏损,是不争的事实,好在2006年有了2。8%的正增长。许多“规范性企业”停产或半停产,职工大量下岗,国家税收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豫酒在河南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尽数丧失。

  豫酒如何如此尴尬?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最重要的症结还在于体制:市场机制发育成熟,由体制给企业带来的贷款融资优势逐渐减弱;政府官员出任企业领导,更替频繁,盲目扩张厉害,出现大量决策泡沫,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没有注重高档产品的研发和品牌提升——一些人把这段历史前后联系起来,称之为“成也体制,败也体制”。

  变则通,通责活。宋河、仰韶等企业的年销售额均比往年有很大的提升,基本达到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但体制变了,外部的经营环境却没有显著变化。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前几年豫酒市场普遍低迷,企业缺乏品牌宣传和管理体系构建,所以全国和全省市场被一些外省品牌和本地的假冒伪劣产品大肆侵占;再加上立法程序缺乏、市场规范不力,豫酒企业在突围时候普遍感到“力不从心”。

  如何找到突破口?自去年开始,豫酒企业开始形成比较紧密的联盟,河南省酒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更是在其中穿针引线,并发挥纽带作用,力挺豫酒复兴。

  根据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的做法,许多政府机构已将本地的酒品当作公务消费指定用品。河南省在这上面也有所举动,比如省里的一些大型活动已要求用豫酒招待外宾。

  与此同时,去年年底以来,河南省酒业协会联合众多厂家在全省倡导“推河南名酒、树河南形象”新风尚,并开展“进放心店,喝放心酒”活动,业内普遍认为,这些举措都是促进豫酒发展的现实努力。

  酒业是一个高度竞争性的行业。计划经济时代,豫酒成为地方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有些地方甚至起到支柱作用;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家采取放开政策,许多企业直面惨烈的竞争,效益起起伏伏,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诸多企业老总长期无法适应。

  “让政府指定成为公务消费招待酒,这一步走起来比较难。因为品牌在那儿放着,政府在采购上又多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许多豫酒企业的一厢情愿。”

  “酒类产品销售,是完全放开的市场行为,它不像烟草,实行专卖,如果立法程序将一些市场行为变为垄断,则与市场经济的精神背道而驰。因为专卖只能让一部分知名的大酒厂生存,而对于小酒厂来说生存空间就会减少;另一方面,酒类专卖会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很难形成全国性的酒品牌,行业的发展会受到政策的限制;最后,酒类专卖会滋生腐败。”

  “山西也对酒类生产经营专门立了法。但是,其执法主体却是糖酒协会,市场变得比原来更乱了。”

  以政府的行为干预市场,这是人们在酒业立法中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不过,没有法规,这同样是市场“不能承受之轻”。因此,省会许多专家建议,正确制定法规内容,明确并规范执法主体的行为,主要依靠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督,在竞争中走向规范,这将是今后豫酒发展的一个大趋向。

  “单个企业的力量是薄弱的,行业协会的力量目前也是有限的。市场不完善,我们希望政府通过立法来查漏补缺。豫酒过去是河南的骄傲,我们希望,它一直都能成为河南的骄傲。而这骄傲,需要拿成绩来证明,我们要共同努力”。蒋秘书长在一次会议上充满希望的说。 

  面对一个曾经辉煌,但现在却于低谷中稍有起色的产业来说,该组织提出“豫酒复兴”这个口号,于悲壮、辛酸之中“给人带来振奋和希望”

  河南白酒在艰难的前进

  1998年,河南省白酒工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42万多吨,居全国第3位。

  但是,这年以后,“由于机制、理念、管理、营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豫酒走入低谷,产量及市场份额下降,效益滑坡”。短暂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

  2002年河南酒业迎来了春天的阳光。按河南省酒协会长长熊玉亮的话说,“通过转换机制,外资介入(包括理念、管理等),调整经营理念和产品结构,加大营销力度,豫酒在恢复中发展,形势一年好于一年,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均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0 条评论

用 户 名: 酒圈网友
电子邮箱:
评论等级:
评论内容:

购买前请确认达到法定饮酒年龄!酒圈网不销售任何含酒精产品给18岁以下人士!

媒体报道 | 会员中心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京ICP备2021022079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7000065

营业执照编号:911101087684815340

食品经营许可证编号:JY1110801083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