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请[登录]  新用户请[免费注册]

关注老宓讲酒

查看购物车 现金兑换券 选购攻略 所有分类 用户申诉

团购热线

热门搜索: 葡萄酒 红酒
三晋酒业的璀璨明珠(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国营小酒厂,成为三晋大地上的酒业新星———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有限公司,连续14年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预计完成销售收入上亿元,实现利税2600万元,创近年历史最高水平。今年,梨花春更是双喜临门:一是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工艺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二是梨花春牌荣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

  沧桑磨砺 千年佳酿获新生

  梨花春酒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公元855年(唐大中五年),山西应州金城县天王府晋王李克用降生时,其宅左天王祠井内飞出一只金凤凰,人们十分惊奇,称此井为“金凤井”。此井水甘而冽,酿成的白酒甘醇无比、香气四溢。再说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天下第一木塔———应州释迦木塔落成,肖太后驾幸开光盛典,应州州官以酒献之,太后饮后,顿觉飘飘欲仙,时值春光明媚,释迦塔佛宫寺内梨花盛开,雪白灿烂,生机盎然,肖太后睹景生情,赐名“梨花春”,世人誉其曰“甘冽金凤水,禄俗梨花春”、“驰名塞外三千里,味占三晋第一春”。

  沧海桑田,岁月悠悠。从宋辽开始又历经元、明、清、民国等朝代变迁,应州人民饱经战乱,颠沛流离,但应州人喜饮白酒、善酿白酒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应州的酿酒作坊走上了合作化道路,从单一的作坊生产逐渐转为集体协作生产;1975年,应县办起了第一个地方国营酒厂,多年来,由于工艺水平差、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单调,销售始终未能走出兴衰交替的怪圈;1992年至1993年销售更加困难,产品积压严重;1993年亏损83万元,面临停产的困境。

  1994年初,应县酒厂组成了以董事长赵杰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艰苦拼搏,开拓创新;抓管理、兴科技、上质量、创名牌、拓市场,终于冲出了困境,迎来了曙光。当年研制的“特制二锅头”、“精制梨花春”双双荣获莫斯科国际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底,又组织开发了低度浓香型白酒“梨花老窖”,从此彻底结束了应县酒厂只生产高度清香型酒的历史,形成了以中低度为主,清香、浓香两类并存,多规格、多品种的产品结构。他们下功夫抓市场营销,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产品销路不断拓宽,经济效益逐步提高。1994年生产白酒2499吨,销售收入1254万元,实现利税262万元,当年扭亏为盈,到1996年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实现利税2500万元。当年,应县酒厂改组为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有限公司。

  三年迈出了三大步,梨花春人并没有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是勇往直前,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奋进。

  首先是打响了开发名优产品攻坚战,厂内设了新产品开发研究中心,广泛开展与外界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吸取酿酒行业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厂领导还带上技术骨干多次赴汾酒厂、五粮液酒厂、剑南春酒厂、孔府宴酒厂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研制出了“山西老白干”、“特制梨花老窖”、“高粱醇”等名牌产品,这些产品又先后荣获“山西优质产品”、“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他们狠抓质量管理,建立了公司、处室、班组三级质量管理领导机构,选拔了50余名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质检员,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计量、化验制度,把好五关:原料入厂关、酿造工艺关、半成品合格关、勾兑成品关、包装计量关。实行“质量挂钩”的工资、资金分配制度和“质量一票否决制”,极大地提升巩固了产品质量。

  1997年7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应州牌“梨花老窖”、“特制二锅头”产品鉴评会,经全国食品行业最具权威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品尝、鉴定后,一致认为“梨花老窖”入口绵甜、低而不淡、酒体丰满,该产品的成功开发,填补了山西省优质浓香型酒的空白。当即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评定“梨花老窖”、“特制二锅头”为向全国推荐产品,这是继茅台酒之后,国内第二家白酒厂获此殊荣。

  扭住市场不放松,激流勇进闯商海。公司主要领导抽出一半以上的时间,倾注了大量精力,投身到市场销售中。他们不畏艰难,跋山涉水,奔内蒙,赴河北,上京津,下江南,抓市场调研,摸市场信息,开展宣传攻势,搞营销洽谈,哪里的市场疲软,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同时,踊跃参加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召开的食品、酒类经济贸易洽谈、协作、评奖会;连年在秋冬销售旺季召开产品交易会,云集省内外的来宾、客商共商合作大计,气氛异常热烈。

  选用精兵强将,组建了3个销售处,销售人员由原来的10多人猛增到40多人,而且实行了“定区域、定任务、定费用、定回款、定报酬、定奖惩”的销售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围绕市场确立正确的营销策略是开辟市场的关键。他们不断地探索、总结,制定了10条营销策略、10项承诺服务和5条优惠办法,促进了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与全国各地兄弟单位、经销户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关系。特别是每到年关销售旺季,尽管公司开足马力生产,但客户络绎不绝,排队等候,供不应求,仅仅几年的工夫,梨花春唱红了大半个中国。

  勇立潮头 大浪淘沙竞风流

  1998年山西省梨花春1·26毒酒案件,使省内酿酒业遭受重创,梨花春集团也深受影响,再加之各地小酒“遍地开花”,白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厂家为了争得市场一席之地,广告宣传不惜重金,促销手段五花八门,价格大战愈演愈烈,企业利润趋向微薄,不少白酒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倒闭。而由于公司是国有公司体制,存在产权不明、政企不分、职责不清、运转不活等问题,渐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2000年,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当年底,应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梨花春集团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董事长赵杰慧眼识人才,他提议并经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秦文科担任总经理。2003年7月,曾为振兴应县酒厂立下汗马功劳的赵杰主动辞去集团董事长职务(提拔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秦文科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秦文科在应县工业战线上整整奋斗了30多个年头,有着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1995年,在应县玻璃厂濒临倒闭之际,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厂长的重担,把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一举成为全县的利税大户。

  秦文科上任后深刻认识到,企业改制后并不是改革的终结,如果仅有好的机制,没有好的管理,则仍将一事无成。创新管理,使企业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是企业振兴的必由之路。他首先抓制度建设,建立了有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机构,并推行了三项重要改革:彻底打破国有企业遗留下的用工制度,在全公司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人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大家的身份一律平等。对各部门、各岗位定编、定员、定岗、定职责、定报酬,裁减行政冗员和临时工400多人。各处室、车间人员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把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用人机制,建立管理人员“竞争上岗,选贤任能,目标考核,能上能下”的机制。彻底打破了旧的劳动分配制度,实行计件、定额、岗位、目标责任等多种形式的工资制度,并与工作任务、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实绩效益相挂钩。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0 条评论

用 户 名: 酒圈网友
电子邮箱:
评论等级:
评论内容:

购买前请确认达到法定饮酒年龄!酒圈网不销售任何含酒精产品给18岁以下人士!

媒体报道 | 会员中心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京ICP备2021022079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7000065

营业执照编号:911101087684815340

食品经营许可证编号:JY1110801083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