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酒豪门(Grand Cru) >
法国名庄France Grand Cru >
左岸名庄(Grand Cru Classe) >
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
透视拉菲:利益链上的幕后推手 从不到一万上涨到三万余元,拉菲在中国只用了一年多时间。无论是“意料之外”或是“行为失常”,都仅仅是部分经销商对于拉菲现象的看法。
《新食品》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其实,拉菲的价格疯涨既是意料之外,也是设计之中。
拉菲利益链的构成者
业内一位进口葡萄酒的经销商曾经这样评价拉菲:“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拉菲应该算是一个另类,它和普通的高档酒(比如52度五粮液、53度茅台、蓝带马爹利等)不同,它很少真正被消费者喝掉;但是它和国内外价格高昂的限量级珍藏品也不同,它非常受市场追捧,甚至在现阶段可以称之为葡萄酒流通领域的硬通货。”
那么究竟是谁在从中获利呢?
以目前市场上最受关注的82年拉菲为例。这个利益链条的首端应该在国外,但也并非是拉菲庄园,因为82年的拉菲,拉菲庄园也很少有库存了。利益链条的首端,应该是直接在拉菲庄园以竞价形式购买到期酒的酒商。
利益链条的第二个环节,就是通过拍卖行或者其他渠道,在这些拉菲大经销商手中拿货的世界各地的分销商,82年拉菲绝对不会在他们手中止住流转的命运。这部分经销商会再次将货发到世界各地,而中国一部分经销商,主要是通过其海外合作公司或者海外分公司进货。
一般情况下,国内经销商要是能一次进到三五箱82年拉菲,应该就算拉菲在国内顶级经销商中的佼佼者。这部分经销商通过自己的分销网络,一瓶一瓶地进行分销,但手中一直囤积了部分存货,当为数不多的82年拉菲在市场上横冲直撞,一次次撞出全新的价格时,这部分经销商就不断放出手中的一些存货,成为拉菲在国内最大的收益者。
而利益链的末端,也就是能够有幸分销一两瓶拉菲的经销商,以及一些小的拉菲炒家,他们也会适当地进行存货增值。
当然,这仅仅是拉菲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正常轨迹,还有一部分从澳门、香港地区通过非正常渠道进来的82年拉菲,让拉菲的渠道更加复杂。据业内人士估计,通过这种渠道进来的拉菲,成本要低30%左右,相对于超过3万元的市场零售价,利润可谓相当丰厚。所以,这种现象又造成国内82年拉菲销售价格相差不大,但经销商利润却参差不齐。
“推手”是如何运作的?
简单来说,让各个环节赚取最大利益的秘诀就是:持货待涨。一些经销商先囤积货源,再分阶段分批量放货,造成市场上拉菲相当紧俏而且相当抢手的现象。拉菲链条首端的经销商,通常是这样运作的:他们会间或拿出一批货,在顶级拍卖行进行拍卖,通过不断拍卖和炒作,这批经销商轻而易举就赚到了拉菲利益链条上的第一部分利润。但是,这部分经销商永远也不会将手中的存货一次放出或全部放完。
目前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经销商也开始向世界顶级经销商学习,2005年拉菲庄园放货的时候,就有很多国内经销商云集波尔多购买期酒,在未来拿到现货的时候,他们也将赚取最可观的利益。
而位于利益链条上第二个环节的经销商,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网站或者借助权威的网站,在这些网站上,82年拉菲每周的价格都会有变化,一般是价格不断提高,这也造成了拉菲紧俏的表象。
而中国的经销商,囤货的理念一点都不逊于国外的经销商,这就是82年拉菲为什么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增速远远快于国际市场,而拉菲在国内又屡屡断货的原因。
目前在中国市场,82年拉菲更像是摇钱树,无论谁能够拿到一瓶82年拉菲,只要不喝进肚子里,保存几个月后,在市场上一流通就能马上赚到可观的利润。
当然,这所有一切的利益,还是依靠拉菲在中国商务市场以及礼品市场的独尊性,如果没有众多超高端消费者认可并追捧拉菲,那么,拉菲在市场流通环节中所有的“利润”,就找不到埋单者了。